1984年4月28日,我军在历经了足足26天的准备后,打响了老山、者阴山收复战。

交战首天,我军就在257门火炮的咆哮声中向阵地发起反攻,再度呈现势如破竹之势。

经过18天的血战之后,我军顺利完成收复两山的收复之战。

但这并不代表着前线的战后就此画上了句号,不甘心的越军仍然在试图抢占阵地,敌我双方继续保持着很长一段时间的胶着状态。

1985年9月23日,老山395号高地再次燃起了战火。

此次出征的部队是46军138师414团3营7连,奉命攻克高地上的6处阵地。

清晨6点一刻一到,担任此次突击主力队的5班战士们便在火箭炮的呼啸声中,往今日必须要攻克的阵地上冲去……此次“拔点”作战规模不大,战斗来得快去得快,7连战士不辱使命,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,并击毙敌人116名。

战斗结束后,上级为7连请功,被授“攻坚英雄连”荣誉称号,在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战斗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的是,这荣誉的背后有牺牲,11名战士永远留在了中越边境线上。

其中最小的那位牺牲战士名叫李庆轩,时年仅才17岁,1985年1月参军入伍,到牺牲这天军龄才只有两百多天……其实根据我国对参军年龄的规定,1968年生人的李庆轩,于1985年1月参军时根本过不了审。

他也深知这一点,故而在报名时谎报了年龄,斩钉截铁地称自己生于1966年,时年19岁。

就这样,17岁的李庆轩如愿穿上了绿色军装,从故乡山东单县出发,去到了济南军区,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。

17岁的李庆轩在老山上的留影17岁在如今,不过是该在校园中和老师同学们,沉浸于书海中,畅想于无限未来的美好年纪。

可彼时李庆轩的内心,满怀报国之志。

从他在日记中写下的那句:“战时敢流血,为国可捐身”就能感受到,他已经想过自己若是上了前线,会一去不复返的可能性。

然而更加令人泪目的是,小小年纪的他竟然还想到了自己牺牲后,战友们替他收拾东西的相关事宜。

他似乎很怕给战友造成麻烦,故而在9月23日冲锋前,留下了两盒香烟、6块巧克力和一张仅仅只写了13个字的“遗书”。

内容为:“谢谢您来收拾我的东西,请抽烟”李庆轩的“13字遗书”1985年3月,济南军区收到调令,包括李庆轩所在的第46军138师在内,共计31146人赴云南文山、砚山两县接受战前集训,并于同年5月份和第1军换防,进入老山战区。

考虑到新兵缺乏实战经验,领导将像李庆轩这样的新兵战士全都安排到了后方,李庆轩在去到了文山后,也被分配到了机枪3连。

但是李庆轩却并不甘于这样的分配。

因为他知道,作为机枪连的战士虽然有机会上战场,但并不会参与到最前线的战斗冲锋里。

于是这个倔强的17岁少年,多次向上级请求岗位调离,递交了一封又一封请战书。

并且请战书请求的不仅仅是参与实战,更希望自己可以去到坚守于最危险阵地的步兵7连。

对于李庆轩的执着,上级领导也曾询问过他坐在机枪班的班长陈亚军的想法。

陈亚军表示,他知道李庆轩有着远大的抱负,从知道自己要上前线时就已经开始期待,自己与侵略我国领土的敌人一战到底的那一刻。

但基于实际情况,陈亚军还是希望他能够暂时留守后方。

上级领导原本也采取了他的意见,但最终还是被李庆轩的坚持给打动了,便同意将他调到了有着“尖刀连”之称的步兵7连,成为了7连5班的兵。

7连的战士们很喜欢这个小战友,大家很快就熟络了起来,也在后续的训练中配合得很默契。

时间飞逝,转眼就到了414团奉命参加拔点作战的日子。

因为在训练中积极刻苦,综合素质均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的李庆轩,如愿在7连挑选骨干战士,组建“敢死队”时被选中。

7连5班合影,李庆轩(最前)9月,7连领命攻克395号高地上的6处阵地,计划于9月23日清晨打响,5班为突击主力队。

9月16日,将7天后参加战斗的“尖刀”7连领到了一批新物资:人手一套新军装、两盒香烟、6颗那个年代少有的巧克力糖。

老山战区的条件很苦,这时候能够领到新物资,所有战士都很开心,便不约而同地拆开了新物资,唯独李庆轩将这东西好生保存着。

然后他找了小纸条,在上面写了东西,和物资包在了一起。

当时他还故作神秘不给战友们看,直到牺牲后战友们收拾他的东西,才看到了上面的话。

一个个在战场上流血时都不曾流泪,这一刻却个个都哭得像个孩子……9月23日凌晨,5班战士们趁着夜色向阵地靠近潜伏到清晨6点一刻时,随着我军火箭炮开始呼啸,他们开始不顾一切地冲锋。

在我军远程炮火压制下,5班的冲锋相对顺利,靠近敌军前沿阵地所需时间要比计划用时更短一些。

然而就在此时,敌军发现了他们的身影,连忙调集火力封锁战士们的前行路线,使得突击班不得不停下脚步。

时间不等人,越往后拖对我军越不利,就在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时,李庆轩主动请战,背着火箭筒就冲了出去。

之间动作敏捷的他连发两枚火箭弹,成功摧毁了敌军两个火力点,为5班扫清了进攻路上的拦路虎。

随后战友们一拥而上,继续向阵地进攻,一路势如破竹,直奔最顶端阵地。

可就在此时,一枚手榴弹落在5班战士王海洋的身边。

李庆轩发现战友受伤,连忙跑去他身边给他包扎。

冲锋战场上,没有人能够预判到下一次危险何时来。

就在李庆轩给战友包扎时,暗处的敌军又向他们投来了手榴弹。

说时迟那时快,随着王海洋喊了一句“快卧倒”后,李庆轩不顾三七二一就直接趴在了王海洋的身上。

爆炸声过去后,王海洋在李庆轩的保护下身上没有再添新伤,但李庆轩的身体却被炸得血肉模糊。

他的右臂被炸得只剩下一点点皮肉还连着身体,左胳膊直接断了,右腿也没了,肠子都……李庆轩当场牺牲了。

见到这一幕,5班战士们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,忍着泪水直冲最顶端高地,全歼敌人,“9·23”战斗以我军获胜的结果载入了史册。

战后,“尖刀”7连又多了一个荣誉称号“攻坚英雄连”,李庆轩被追记“一等功”!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英雄,但总有人去当英雄。

而那些明知前方道路会流血,甚至会牺牲仍然选择义无反顾的英雄,他们大多都有一个相同的身份:中国军人!

  • 记载
至暗之时 2023-05-28 02:09:44

1984年4月28日,我军在历经了足足26天的准备后,打响了老山、者阴山收复战。

交战首天,我军就在257门火炮的咆哮声中向阵地发起反攻,再度呈现势如破竹之势。

经过18天的血战之后,我军顺利完成收复两山的收复之战。

但这并不代表着前线的战后就此画上了句号,不甘心的越军仍然在试图抢占阵地,敌我双方继续保持着很长一段时间的胶着状态。

1985年9月23日,老山395号高地再次燃起了战火。

此次出征的部队是46军138师414团3营7连,奉命攻克高地上的6处阵地。

清晨6点一刻一到,担任此次突击主力队的5班战士们便在火箭炮的呼啸声中,往今日必须要攻克的阵地上冲去……此次“拔点”作战规模不大,战斗来得快去得快,7连战士不辱使命,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,并击毙敌人116名。

战斗结束后,上级为7连请功,被授“攻坚英雄连”荣誉称号,在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战斗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的是,这荣誉的背后有牺牲,11名战士永远留在了中越边境线上。

其中最小的那位牺牲战士名叫李庆轩,时年仅才17岁,1985年1月参军入伍,到牺牲这天军龄才只有两百多天……其实根据我国对参军年龄的规定,1968年生人的李庆轩,于1985年1月参军时根本过不了审。

他也深知这一点,故而在报名时谎报了年龄,斩钉截铁地称自己生于1966年,时年19岁。

就这样,17岁的李庆轩如愿穿上了绿色军装,从故乡山东单县出发,去到了济南军区,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。

17岁的李庆轩在老山上的留影17岁在如今,不过是该在校园中和老师同学们,沉浸于书海中,畅想于无限未来的美好年纪。

可彼时李庆轩的内心,满怀报国之志。

从他在日记中写下的那句:“战时敢流血,为国可捐身”就能感受到,他已经想过自己若是上了前线,会一去不复返的可能性。

然而更加令人泪目的是,小小年纪的他竟然还想到了自己牺牲后,战友们替他收拾东西的相关事宜。

他似乎很怕给战友造成麻烦,故而在9月23日冲锋前,留下了两盒香烟、6块巧克力和一张仅仅只写了13个字的“遗书”。

内容为:“谢谢您来收拾我的东西,请抽烟”李庆轩的“13字遗书”1985年3月,济南军区收到调令,包括李庆轩所在的第46军138师在内,共计31146人赴云南文山、砚山两县接受战前集训,并于同年5月份和第1军换防,进入老山战区。

考虑到新兵缺乏实战经验,领导将像李庆轩这样的新兵战士全都安排到了后方,李庆轩在去到了文山后,也被分配到了机枪3连。

但是李庆轩却并不甘于这样的分配。

因为他知道,作为机枪连的战士虽然有机会上战场,但并不会参与到最前线的战斗冲锋里。

于是这个倔强的17岁少年,多次向上级请求岗位调离,递交了一封又一封请战书。

并且请战书请求的不仅仅是参与实战,更希望自己可以去到坚守于最危险阵地的步兵7连。

对于李庆轩的执着,上级领导也曾询问过他坐在机枪班的班长陈亚军的想法。

陈亚军表示,他知道李庆轩有着远大的抱负,从知道自己要上前线时就已经开始期待,自己与侵略我国领土的敌人一战到底的那一刻。

但基于实际情况,陈亚军还是希望他能够暂时留守后方。

上级领导原本也采取了他的意见,但最终还是被李庆轩的坚持给打动了,便同意将他调到了有着“尖刀连”之称的步兵7连,成为了7连5班的兵。

7连的战士们很喜欢这个小战友,大家很快就熟络了起来,也在后续的训练中配合得很默契。

时间飞逝,转眼就到了414团奉命参加拔点作战的日子。

因为在训练中积极刻苦,综合素质均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的李庆轩,如愿在7连挑选骨干战士,组建“敢死队”时被选中。

7连5班合影,李庆轩(最前)9月,7连领命攻克395号高地上的6处阵地,计划于9月23日清晨打响,5班为突击主力队。

9月16日,将7天后参加战斗的“尖刀”7连领到了一批新物资:人手一套新军装、两盒香烟、6颗那个年代少有的巧克力糖。

老山战区的条件很苦,这时候能够领到新物资,所有战士都很开心,便不约而同地拆开了新物资,唯独李庆轩将这东西好生保存着。

然后他找了小纸条,在上面写了东西,和物资包在了一起。

当时他还故作神秘不给战友们看,直到牺牲后战友们收拾他的东西,才看到了上面的话。

一个个在战场上流血时都不曾流泪,这一刻却个个都哭得像个孩子……9月23日凌晨,5班战士们趁着夜色向阵地靠近潜伏到清晨6点一刻时,随着我军火箭炮开始呼啸,他们开始不顾一切地冲锋。

在我军远程炮火压制下,5班的冲锋相对顺利,靠近敌军前沿阵地所需时间要比计划用时更短一些。

然而就在此时,敌军发现了他们的身影,连忙调集火力封锁战士们的前行路线,使得突击班不得不停下脚步。

时间不等人,越往后拖对我军越不利,就在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时,李庆轩主动请战,背着火箭筒就冲了出去。

之间动作敏捷的他连发两枚火箭弹,成功摧毁了敌军两个火力点,为5班扫清了进攻路上的拦路虎。

随后战友们一拥而上,继续向阵地进攻,一路势如破竹,直奔最顶端阵地。

可就在此时,一枚手榴弹落在5班战士王海洋的身边。

李庆轩发现战友受伤,连忙跑去他身边给他包扎。

冲锋战场上,没有人能够预判到下一次危险何时来。

就在李庆轩给战友包扎时,暗处的敌军又向他们投来了手榴弹。

说时迟那时快,随着王海洋喊了一句“快卧倒”后,李庆轩不顾三七二一就直接趴在了王海洋的身上。

爆炸声过去后,王海洋在李庆轩的保护下身上没有再添新伤,但李庆轩的身体却被炸得血肉模糊。

他的右臂被炸得只剩下一点点皮肉还连着身体,左胳膊直接断了,右腿也没了,肠子都……李庆轩当场牺牲了。

见到这一幕,5班战士们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,忍着泪水直冲最顶端高地,全歼敌人,“9·23”战斗以我军获胜的结果载入了史册。

战后,“尖刀”7连又多了一个荣誉称号“攻坚英雄连”,李庆轩被追记“一等功”!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英雄,但总有人去当英雄。

而那些明知前方道路会流血,甚至会牺牲仍然选择义无反顾的英雄,他们大多都有一个相同的身份:中国军人!

      <b dropzone="mkN1IREKz"></b><b dropzone="Cg1Y6cy4IT8v"><sub id="XjCoN6cqwF7"></sub></b>
      <legend date-time="yNvd7o0cGgo"></legend><legend dropzone="qFlYkib5Y"></legend>
      <time dropzone="1ERCyr8WwKdqOE"></time><center dropzone="zmWlqIQ7CZvq"></center><abbr dropzone="BcxhPTWq"></abbr><strong dir="42kCipel07WH"><bdo date-time="SU8zhI15EE"></bdo><center id="ihTjySp4"></center><font dir="RdmyqDnO"><strong date-time="yTBxE3MzD"></strong></font><acronym dir="OvAoB8jG"></acronym></strong><b draggable="STtwPWGmXq"></b><sup lang="IrWfboMBT"></sup><center dir="PYuyrCzSEE"><font lang="xfXmpWI8HsGV"></font></center><acronym dropzone="8r0Bw7a9IyPlm"></acronym><style draggable="eFK1in9X8"></style><tt id="uLzgdfJs9k17T"><strong dir="bYHQKD1uV"></strong><noframes dropzone="gSWilPX2joeIzN">
        <style draggable="7k2RY13IcyjL"></style>
        <strong dir="De3S8UEsTyC"></strong>

        至暗之时《至暗之时》由来

        编辑
        1.至暗之时砰!阿三一脚踢在了夏天的双臂之上,刚才如果不是夏天反应快,恐怕那一脚已经将他的骨头踢断了。
               2.不过让他发现一点,那就是他就算是平时暴露一些气息,云仙宗似乎也没有追踪他。
               3.林晚枫咽了咽口水,勉强的扯开嘴角笑了笑,一改先前的殷勤,积极的转移话题道:“王爷,您不是要去左相府上吗?那您看看是骑马过去呢,还是坐马车呢?我保证给您安排的好好的!”“哼,安排马车吧。
               4.以前夏天就试验过用透视眼看她们两个,可是连衣服都看不穿,那时候夏天就觉得她们两个很神秘。
               5.“恩,正好这边又炼制出来一柄伪仙器,这柄品质好一点,挂出去吧,如果他们的人来了,叫我就可以了。

        至暗之时《至暗之时》起源

        <b dropzone="eN4gSWyadACs"></b>
        <tt id="tznDRkA3Yut"></tt>
                  1.至暗之时一个有趣的益智闯关游戏,玩家需要在不同级别的适当正方形中放置不同的汉字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 2.超多精彩的悬疑谜题可以体验,体验精彩环环相扣的剧情,找到真凶与线索吧;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 3.新的游戏引擎是用来进行研究和开发的,游戏画面精美,英雄技巧和特效都很酷,并且开发了多种游戏方法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 4.这里有着超多的食材可以去选择,你可以去自由的制作披萨,还能享受到每一个不同的过程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 5.游戏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可以加入的,你要去开启更多新的冒险,还能让你的乐趣更好的提升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 6.你可以在网上得到很多好礼物,通过这些好礼物让玩家通过早期阶段,快速毕业。
                  参考资料